6月26日,李嘉诚95后孙女李思德以长实企业业务发展部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,虽然是低调亮相,但却引发热议,有市场方面解读,这是李家第三代正式接手家族房地产事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不仅如此,最近一段时间,李嘉诚也是频频现身房地产市场。
市场消息传出,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有意收购香港"凯玥"豪宅项目部分债权。此豪宅项目为龙光集团与合景泰富集团两家房企共同开发,目前,货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。
对此,接近龙光和合景泰富的知情人士均向财经网确认了此事。
不过眼下,两家房企正处于债务重组的关键阶段,此项目是企业与债权人谈判的重要支撑,李嘉诚此时抄底是否为"趁火打劫"?而对于其他出险房企来说,如果想要断臂求生,手里的资产还能否找到"接盘侠"?
欲抄底豪宅
据公开资料显示,"凯玥"豪宅项目位于港岛南区鸭脷洲利南道66号,由6座大楼构成,背山面海,位置优越,目前可售住宅共计295套,今年年初已经开始入市销售。
项目地块由龙光与合景泰富于2017年以168亿港元高价拍下,当时打破了香港土地市场单幅地块成交价最高记录。截止目前,项目货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。
而促使长实集团"下手"的契机是该项目的一笔贷款。此前,龙光与合景泰富曾以"凯玥"作为抵押,向汇丰、渣打等银团贷款102亿港元,用于项目开发。但一位接近合景泰富的知情人士称:"项目现在是正常还款,项目运作也一切正常。"
不过,2022年至今,龙光与合景泰富接连陷入债务违约风波,业内认为,如果长实此时收购,两家房企将失去核心优质资产,也就是失去了一条重要的"回血"途径,而这无疑将令公司债务重组雪上加霜,也会给保交楼带来一定压力。
财经网也从龙光的一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,长实收购"凯玥"相关债权,是汇丰在配合,银团其他成员并未有动作,目前事件还在洽谈阶段,结果尚未有定论。
对于此事件,财经网向长实集团方面发送邮件求证,截至发稿,企业尚未做出回应。
在"趁火打劫"?
事实上,此前于"凯玥"拍地期间,长实就曾参与竞标但以失败告终,如今若能以较低价格买下项目债权而间接持有项目,的确不失为好时机。
但长实抄底心切的举动,也令其陷入"趁火打劫"的舆论当中。
对此,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,长实此刻如果拿走最肥的那块肉,对于两家企业来说,虽债权被收购带走了102亿港元债务,但却也带走了300多亿人民币的可售货值,不但不会缓解两家企业债务压力,反而会让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。
不过,事实上,"凯玥"项目的去化状况并不理想。2023年年初开盘至今,只售出3套房源,累计回收资金约5亿多港元。
财经网从一位豪宅项目开发商处了解到,香港豪宅一般都会以招标模式进行售卖,价高者得,所以整个销售周期较长,回款速度较慢,并不利于企业短期内缓解债务压力。
而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创始人黄立冲则表示,对于银团方面而言,因为银行都有技术性违约条款,当两个股东有过债务违约,就会触动该项目的继续性违约,银团便有权把该债权卖掉,如果卖不出去,就有权去选择拍卖资产来回收贷款。
"长实接盘不存在‘趁火打劫’,即使不是长实进入,也会有别人接手。"黄立冲强调。此时收购能拿到大幅低于市场的价格,因而抄底也属于正常商业投资行为。
而如果单看汇丰银行,急于套现除了自身企业经营存在一定压力外,加之两家房企债务重组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,想尽快收回本息、最大程度减少损失,也并不为过。
寻接盘艰难
当前,虽然房地产政策在供需端持续发力,但是违约房企依旧步履维艰,在此情况下,出售资产依旧是他们最优回流资金的方案。不过,如今,房企掏出家底去变现,正变得越来越难。
据中国房地产报统计的数据显示,2022年房地产行业并购事件661起,交易金额5643.43亿元,同比下降26.3%;2023年截至5月17日,并购仅有149起,交易金额仅为610.52亿元。
显然,行业整体仍处下行,即使是国央企也面临"节衣缩食"的局面,尤其是面对债权关系复杂的资产,买方更是谨小慎微。
那么,房企手里剩下的资产还会有机会被接盘吗?
对此,黄立冲认为,目前,房企的资产大部分处于内地市场,民营房企处于"风雨飘摇",而国企也是资金不足,项目卖起来十分困难。
不过他认为,香港市场稍好于内地,但商业、酒店以及住宅估值也都面临下跌态势。尤其是市场受到全球加息影响,接盘方接手后如果向银行贷款费用很高,卖家要想被接盘,免不了给出大幅折扣。
资深职业投资人朱酒也认为,现在房企剩余的"好货"都没多少了,主要是要价太高。等后面现金流压力太大,不得不降价的时候,才会有人肯接盘。
事实上,变卖资产虽然可以缓解压力,但只是短期过渡,长远来看,房企还是必须要加快销售,恢复"造血"能力,使公司经营回归正轨,才能更好地活下去。
文/黄宁(责编:高雅)
上一篇:川大黑料被扒,被央视点名批评,巡视组重点审查_热推荐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