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4月3日至5月10日,A股市场逐步回暖,连续24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万亿元,部分投资者情绪高涨,热切期待牛市的到来。但紧接着,市场量能骤然变化,接连多日萎缩至9000亿元左右,部分投资者情绪又跟着跌宕起伏,担忧就此跌入熊市。
A股市场向来有“量为价先”的说法,不少人认为,没有大的成交量,就难有大行情,因此把万亿元成交量视为牛熊的分水岭,作为判断A股走势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。笔者认为,在新的资本市场生态下,有必要重新认识成交量,过度关注并不可取。
回顾A股发展历程,在万亿元成交量初现时,确实出现过“量为价先,天量天价”的情况。2015年,A股连续43天成交量过万亿元,带来一波牛市行情。万亿元成交量由此被视为交投火热的标志,被投资者寄予厚望。
时至今日,历经8年成长,A股市场体量大幅增长,万亿元成交额的影响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。对比一组数据可见一斑:2015年初,A股共有上市公司2500多家,总市值约30万亿元,万亿元成交额平均到每个上市公司约4亿元。当前A股有上市公司5000多家,总市值约90万亿元,万亿元成交额平均到每家公司只有1.8亿元。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推进,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,万亿元或将成为一种常态。
进一步分析本轮A股行情,也不难看出,成交量突破万亿元,并非就意味着牛市的到来。近段时间,A股结构性行情显现,人工智能、“中特估”等热点频繁转换,部分短期资金在不同板块中快速切换,不断放大A股整体成交量。存量博弈下,虽然市场看似活跃,但主要指数涨幅并不突出,量价关系更多反映在了个股与板块上。
成交量跌破万亿元,也难言熊市的开启。结构性行情下,部分热点热潮退去,板块轮动节奏放慢,一些短期资金兑现出局,观望情绪上升,此时交易缩量也在预期之中。随着市场震荡调整,一旦有新的热点脱颖而出,又将吸引大量资金返场,再度回到万亿元交易额之上。
在市场体量扩大、行情分化的背景下,仅以万亿元成交量判断全市场走势,固守“量增价升,量缩价跌”的投资逻辑,无异于刻舟求剑,很容易走入投资误区。如何判断当前A股走势?笔者认为,不必过度关注短期成交数字的大小,说一千道一万,股市长期走势终归还是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。
支撑A股走出震荡格局的核心逻辑始终未变。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,主要指标企稳回升,市场预期明显改善。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,上市公司“排头兵”作用凸显,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.03万亿元,净利润1.60万亿元,均同比增长2%。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,外资“买买买”步伐不减,北向资金近2个月持续买入逾400亿元。在多重积极因素不断汇聚下,有理由相信,未来A股定将走出向上曲线。
一个理性的市场,并不在于成交量有多巨大,而在于有多少长线资金愿意停留驻足,进行价值的发现和培育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应坚守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信念,做时间的朋友,共同守护健康、可持续、有价值的A股市场。
上一篇:全球观天下!六级解题方法_英语六级解题技巧有哪些简介介绍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